1994年日本人腾弘原发明了二维码,但他认为这东西太简单懒得收取专利费,甚至他在20年后还认为二维码会在10年之内被淘汰,而这时二维码早已被中国人申请注册了。如果当时腾弘原放弃索取专利费,中国一年至少要给日本50亿元。
二维码用起来怎么样,中国人民最有发言权,但是在它的作者眼中,这就是个“没什么技术含量,很快会被淘汰的东西”。
腾弘原看不上的东西,却在我国遍地开花,甚至还有引领世界风尚的趋向,而他将此伟大发明当做“终将被淘汰”之替代品,可事实却令他大跌眼镜。
他之所以会发明二维码,完全是因为当时的工作环境需要记录各种各样杂乱的信息,海量信息需要归纳最便捷的方法就是使用条形码。
当时的技术也发展到了条形码时代,如今我们考试有时还能看到条形码,但条形码的限制太多,一个人的基本信息可以记录,一个车辆的基本信息也能记录。
但一个车企的所有零件呢?就算来100个条形码,恐怕也记录不完,有一天腾弘原看着已经在地上卷成几圈的条形码发起呆来。
想要记录这么多信息,就需要用大量的条形码,这样在后续工作的查找中,也依旧会带来数之不尽的麻烦,为了解决这一问题,他决定从源头入手,发明一个更便捷的工具。
有了升级条形码的打算之后,他便很快开始研究和发明,中间的过程经历了漫长的试错和改动,但这依旧没有打消他发明的热情,因此在两年之后,他成功了。
二维码出现了,能记录的东西是之前的250倍,那个时候的二维码还是有不同颜色的,其中包含的内容也是不同的类别。
在腾弘原看来,这发明后续不会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,他认为,这个几年之后它就会被人类社会所抛弃,掩埋。
那时候他并没有为这项发明申请专利,只觉得如果这项发明能短暂的帮助类也算是物尽其所了。
因此,一些超市或者医院也开始慢慢运用二维码来记录必要信息,而我国一个工程师很感兴趣,并将其引入国内。
徐蔚看到之后眼前一亮,并对此展现出极大的兴趣,于是他说干就干,再次开发申请专利,诚然,如果网民基数太小,那么这发明是没有多大用武之地的。
那时候,很少有人知道二维码的概念,所以在国内只是小范围的使用,并没有引起多大的波澜,好在他并没有放弃,他坚信这项发明一定能在中国生根发芽,开花结果。
的确,中国的发展速度快到令世界咋舌,短时间内,中国国民便开始走上了智能化时代,人手一部智能手机,人家户户都有电脑。
中国移动也开始瞅准机会使用二维码,随着试行点在全国铺开,效果越来越好,人们的生活中也渐渐出现了二维码这一概念。
之后,微信瞅准先机,也开始推出扫码功能,要知道,微信的用户涵盖全国,为了给用户提供更便利的服务,二维码刚好满足了用户的调性。
二维码在我国扎根,交友要用,付款要用,乘公共交通工具也要用,甚至课堂上的很多调研问卷也都在用。
由于太方便了,二维码在我国运用之广泛令世界人民震惊,人家手机只是通讯娱乐工具,我们手机在手天下我有。
要不是这项专利是咱们国家的,按照咱们这样大基数的使用,怎么说一年也得花费50亿的专利费用。
这下,腾弘原想不傻眼都难,可是,话又说回来,为什么那些发达国家他们不用呢?是不是因为二维码本身存在一定的风险和隐患呢?
这是很多人担心的一个问题,认为二维码会信息泄露,所以像美日这些国家,他们都不使用,可大家忽略了一个问题,那就是他们不是不使用,而是无法使用。
二维码使用的一个必要前提便是基础设施,基础设施不完善,用户基数小,二者缺一不可,否则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建立一个完善的二维码体系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196:223,共和党内部“反水”,特朗普支持的法案大挫败!比特币带头大跌,超13万人爆仓
实力霸榜!比亚迪上半年狂卖214万辆,国内海外双线+正是闯的年纪?长城、小鹏打破焦虑,突然专招“大龄员工”!
《编码物候》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
血铅值400多μg/L是不是一定比300多μg/L摄入铅更多,损伤也更大